音檔連結 0821 PART1
音檔連結 0821 PART2
 

此篇為20160721錄製版本哦~

 

大人是孩子最好的榜樣

跟孩子玩的遊戲,我有思考是不是說拿大富翁跟他們玩就好,我記得小時候大富翁可以從早上一直玩玩到下午還沒破產,我表哥這種積極的人他會玩到破產,記得小的時候玩到破產的人就會耍賴,可是等到遊戲結束之後大家就忘了,沒有那種破產的感覺,只是覺得這遊戲從來一次就好,哪有什麼關係。後來我就想說我也沒有時間陪他們玩大富翁,所以就改成實際上生活上的他們的鼓勵,比如說換玩具換獎品換出去玩,換看一部卡通影片,尤其是他們超愛看電視,可是我超不愛他們看電視,不過電視這育樂也是有需要,所以就會用這一種乖寶寶銀行跟他們去做互動,那當時完這些互動的目的是希望他們能收斂自己的心性,比如說收玩具,什麼時間點該去做什麼事情,想法很單純,跟一般的媽媽都一樣。

   

 

生活帶入遊戲,從中培養成本概念

在玩這遊戲的過程當中,因為是玩在生活中,拿生活當中的一些遊戲一些福利一些觀念帶進去,他們會去思考,然後就會去問你,媽媽,是不是這樣是不是那樣,那我這樣子就沒得玩諸如此類的,我發現一件事情說孩子懂銀行的利率幹嘛,現在銀行利率好低現在不到1%,其實很多孩子不曉得,即便是只有1%,他可能覺得那個不重要,就這樣忽略它,可是如果你沒有存錢反而花錢,我們就得讓他知道你有存錢你才有得花錢,如果你沒有存錢你想要花錢你就要借錢,借錢必須付出成本,但是付出成本的概念真的好難教。

    我覺得這東西對於小孩子的影響是一輩子,我記得小的時候家境並不是很好,我媽媽用一種方式來告訴我家裡很窮沒有錢,他每次都從口袋裡拿出錢說你看媽媽都只剩下五十塊,我真的相信媽媽只剩下五十塊錢,其實媽媽的用意是叫我們要節儉,這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,但是現在的孩子沒這麼好騙。

   

 

  提早儲蓄,預防複利放大效應

   早期的人說「好天愛存落雨暝」那我們童話故事裡跟他講很多螞蟻蟋蟀的故事,螞蟻存冬糧、蟋蟀負責唱歌,但這樣的故事對於孩子來講是很遙遠的故事,在經過那一次青少年的卡債風暴,其實台灣有將近十年的時間,這個社會一直在償還成本,當初整個經濟成長率,會因為一個小小的卡債事件,而影響兩三年的整個經濟成長率,所以不要小看一件小小的事情,實際上他用複利放大效應來講是很嚇人的。

 

陪孩子看這個世界,不用急灌輸正確觀念

    當了一個媽就會有一點輕微的憂鬱症,每次看到什麼社會事件,都會想說我的孩子以後會不會也這樣,好像每個媽都跟我一樣的經歷,因為基本上我對這個東西熟悉所以我用這個東西去帶,每一個家長她對自己熟悉專業的領域不同,可以跟孩子玩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遊戲,但是我覺得要堅持,不要覺得他哭鬧、難過的眼神、他鬱卒的表情就心軟,尤其是我罰我老二不能看電視的時候,他嘟著嘴巴的樣子我好想找個理由,找個藉口讓他可以跟我一起看電影。

   

要學會存錢,也要學會花錢

剛開始,我是二十張經過一個禮拜生一張利息,這樣週息會相當的高,週息5% 那五四二十利息就20%,月息是20%的話,那年息大概會有將近兩百四十,那很嚇人的,那是不是代表利率相當的高。因此我調降了利率,我覺得這樣子有錢人只要靠存錢就可以過日子,他也不想要花錢,會覺得花了錢本金就不見,而窮的人一直都沒辦法翻身,他沒辦法存到錢,所以我就調降了利率。我二十張乖寶寶卡生一張利息,一直調連調了三次,調到八十張換一張利息,八十張乖寶寶卡經過一個禮拜才能生利息,那老二就非常有感覺,因為他的利息剩下四分之一,剩下四分之一他就覺得說存那麼多錢要花錢,因為利息變低了商品就會變便宜,所以他就會願意去花一點錢去買東西,不會說我今天花二十張乖寶寶卡換一個玩具,下次就生不到利息,反正二十張也生不到一張利息,那其實這是反向的玩法,孩子沒有那麼快可以感覺到,孩子只是覺得說,我本來有錢人躺著就可以賺,現在財政部奪走了我部份的財政。窮人非常的開心,因為有錢人擁有的權力變少了,這就是一個財政政策的概念。我那時候有慢慢地跟他們解釋,他們還是國小他們只知道調降利率之後利息變少,所以有點是在鼓勵消費,當然通貨就會比較流暢,那至於通貨膨脹是指說,東西變得比較便宜或者是變貴了,這東西對孩子而言感受力是比較弱,那通貨膨脹的話東西越來越貴錢越來越薄,當然錢越來越薄利息越來越低,是相對的,因為現在外在的變化實在太快了,以前可能非常昂貴的東西變得不貴了,不貴不代表說他的原物料變便宜,可能是因為他的需求沒有那麼大。

   

 

輕鬆的母子對話,取代教條式教導

    我經常拿出我的智障型手機說,大家都知道現在智障型手機很好用但是沒有人要買,為什麼?他的東西變便宜了嗎?他的原物料是一樣的,是因為他的需求被取代。因此我跟我的孩子講什麼叫創新,你有可能一些創新的東西,它不用很貴,但它市場需求很大,他就會變貴,當然這個議題變大,很多時候跟孩子聊著聊著就離題了,但我發現孩子喜歡跟你聊這些因為,跟他聊電玩我也不太喜歡,聊一些卡通我只有聽得份,那聊這些東西又不會太硬,又不用很教條式的去教他,說實在通貨膨脹有點困難。

   

    有一次我在看電視,兒子竟然問我說,媽媽這個台幣升值美金不是應該變便宜嗎?進口的東西不是應該變便宜嗎?為什麼iphone的手機變貴?我就跟他解釋什麼叫做精品、市場的需求。我說你前半段的原理都是對的,後半段牽扯到供給和需求,也是講到經濟學,供給跟需求對孩子而言來說是想要得多跟想要的少,所以基本上來講這個跟國際的匯率又有很大的關係。

    這些孩子會因為朋友之間在聊天也會問到,在過程當中你也不要馬上灌輸孩子正確的觀念,因為這對他而言太遙遠,聽他講跟他聊天,再把這些東西劃進來,我比較喜歡跟孩子談的是財政政策,還有所謂的罰款,他有時候會覺得,為什麼罰款的制度那麼重,反而被罰了很多次的人不會這麼覺得,偶爾被罰的人會很在意,然後一直跟計較,所以基本上即便是只有他們兄弟兩個人,也可以讓他們去分析這社會上還有一個現象,會計較的人他永遠會計較,不會計較的人他就是大而化之,一直被罰也不會計較。

 

 

培養小孩的判斷、自覺的能力

    在這過程,為什麼比較重財政經濟,跟他提到通貨膨脹東西越來越貴,

那東西變越來越貴,就像iphone一樣Iphone1 123456越來越貴,那大家就會想說,這時候不買下次買會更貴,所以通貨膨脹會有一種現象,讓人家立即下手,此時不買下次後悔。

    就好像前一陣子房價高漲的時候,仲介會講說你這個時候不買你明天來就變貴,房價可以玩成這個樣子,代表通貨膨脹的很厲害,那問題是你不需要這個東西,要去分析外面行銷的話術,這個電動玩具你不買明天就會變貴、pokemon你今天不抓明天就被抓走,我的網友都說被撒錢撒到暈倒了,因為外在的環境誘惑跟刺激太多,我又不是隨時在孩子身邊,現在孩子大了都會要求有自己的手機,因為要查資料,功課也都要上網查資料,他們有手機、平板。上高中我不能夠限制他們不上網,現在很多地方都有wifi,同學都在談的情況之下,他們覺得他沒有,我會問他同學都在玩你沒得玩,你會不會覺得你很遜。有一個跟我講沒關係我玩別人的,要先了解你孩子的個性,每一個人它的屬性不同,不能去限制他,因為你不可能一輩子都在他身邊。

   

 

我年輕的時候我比較狠得下心來限制孩子一些事情,當我年紀大的時候,很多人都說老老爸老老媽比較會疼小孩,年紀大才生小孩,或者年紀大了,其實已經無法對孩子像年輕的時候那麼嚴格,孩子長大了在我們的視線範圍內跟控制範圍內的時間越來越少,怎麼樣讓他自己去判斷,我想要培養他內在的價值觀,那這個能力其實是一種無形的財富,你做對做錯在於你的自制力,跟你的判斷力,因此我比較希望他們清楚地去了解自己想要什麼不要什麼。

 

 

 

親子互動中 引領孩子正確觀念

    和孩子聊天的時候,因為孩子在講話的過程當中,會把他的想法講出來,而不是只有我們單一面向的去灌輸他觀念,我跟他說,你不要以為外面的人說,這明天會變貴,下個月會變貴,非買不可,你應該思考說,這我有需要嗎?我有能力嗎?我買了之後會用很久嗎?需要跟想要還是有差的,需要是我一定要,想要是我不一定要,但是我很想要,我曾經問孩子,需要跟想要的差別在哪裡,需要跟想要大概可以花多少錢去買,當然每個孩子經歷不同事情,有的個性可以講得很清楚,有的個性就比較慢,講不清楚,但沒有關係,我覺得每一個孩子丟一個種子在他心裡,它會慢慢發芽,只是發什麼芽就要看外在環境的接觸。

 

 

 

不是一直給孩子金錢 而是給他們良好習慣

    孩子上了國中後同儕和朋友很重要,他們相處什麼樣的同學或朋友對他們的影響是比父母來的大,所以我希望他們能養成習慣,我不能一直有錢給他們,甚至有一些周邊的朋友,都講得多麼豪爽,我只養我的小孩到十八歲,我心裡笑一笑,女兒長大之後這麼漂亮,你會真的只養到十八歲嗎?所以我會希望他養成良好的習慣,是他以後一輩子花也花不完的財富,這個習慣其實也沒有什麼天大的學問,也沒有說很難,但是要讓他懂這其中的道理,其實是要花一點心思跟他互動,尤其是讓他感受到說,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可以爸爸媽媽買,只要你喜歡爸爸買,只要你喜歡媽媽準備,這樣子的話,他完全沒有責任感,因此我會希望孩子能養成良好的先存再花的好習慣。

 

 

孩子其實很單純,複雜的是父母

那我的孩子很可愛,我老大就問我說,媽媽你又不給我零用錢,我怎麼存錢,我就說,你現在有乖寶寶卡,在學校裡面有需要花錢的話,你可以用乖寶寶卡來換,一張換五十塊,一張換五十塊其實是很大的錢。剛開始會擔心他會不會一直拿乖寶卡來跟我換錢,後來我發現其實是我多慮了,有的孩子其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複雜。在這個先存後花的過程當中,我還是希望他們能夠記帳,但是因為孩子現實生活當中,需要自己花錢買的不多,通常會是上了高中或大學在外念書的時候,比較有這種記帳的需求,但是基本上我都會跟他們閒聊說,你們今天晚餐的費用買了些什麼,或者去旅遊的時後我都會給他們錢,回來的時候我會問他們,你們花了多少錢。

 

 

 

你的孩子了解「專款專用」嗎?

    旅遊的時候我會給他們兩筆錢,一比叫做你可以盡情花的錢,一個叫做備用的錢,那我備用的錢通常會給比較大,我就會告訴他們,這不是要給你們花掉的,這是要給你們緊急需要用的時候,可以不時之需。我記得我小的時候,我媽媽常常跟我說,出外不比在家裡,你想出外靠朋友,有時候還找不到朋友靠,所以他都會叫我們多帶一點錢。平常我媽媽很節儉的,但是在外出的時候就會多塞個五百一千塊給我,他都會告訴我,這不是要給你花的,這是給你帶著的,臨時或是緊急要用時可以使用,有備無患。

    因此我也給孩子這個概念說,我們預計出去一天大概花多少錢,那如果你要花超過,心裡就要有個底,隔天就要少花,備用的錢不是拿來花的,我給他們一個概念,就是「專款專用」,跟以前我媽媽跟我講的,這是給你帶著的,不是給你花的意思是一樣的,有兩個口袋,一個口袋是拿來花的,一個口袋是拿來備用的,而且這備用的錢永遠比花的錢多,這道理是從我媽媽那傳來的,其實有很多理財的概念,沒有什麼深奧的道理,都是跟老一輩學的,而且我的母親沒有念過書,他的這些概念都是外公跟他說的,所以我覺得我有這個責任傳承。

 

 

 

孩子的價值觀是父母和周邊的人給的

    我的孩子說他同學都有好幾萬塊存款,每一天零用錢都有五百一千的,我聽他講,我也不擔心,我問他說,你會羨慕或覺得了不起嗎?他說:「不會,我覺得他們花錢好像在炫富」,這位同學非常的有錢,那他就會說我才存款多少錢,那我就說,那你會覺得你很窮嗎?他說:「我沒有這樣想過,我該花的該用的都有,很滿足」,這個時間點可以跟孩子聊,不要擔心孩子有一些心靈上負面情緒,原因是因為孩子的價值觀是周邊的人還有父母給的,窮跟富有都是一種觀念,有時候也會希望孩子覺得我們家裡是有欠缺的。

   

 

如果物品有必需性,那就不能省過頭

    所以我跟他講媽媽這個房子有貸款,我從小都跟他講哪個東西價值多少錢,做什麼事要花多少錢,也會跟他們講這房子貸了多少錢,告訴他這個數字是多少,譬如我跟他說貸了一千萬,然後我就告訴他平常人上班的一個月薪水是多少,花費要多少,他突然抬頭問我,那媽媽你要還到什麼時候,還到我長大都還不完怎麼辦?如果我們要花大錢或是需要花大錢的時候,他就會說:「媽媽如果沒必要就不要花了,我們還有負債」,這時候也會跟他講說,我們雖然還有負債,但是這個對家裡有需要性,會分析給他聽,不會因為他年紀小不需要他負起,就沒有分析給他聽,他有一天也要面對這來自不同的誘惑。

 

 

勇於面對不足,才是自己最大的財富

    其實我們在這個過程當中,不論是你身邊的人或你的朋友,都會發現一件事情,越聰明的人越容易會透支花費,甚至是破產、擴張信用,我家裡有一個親戚,他從小是模範生,功課很好,為人品行也是相當的好,他很聰明,每次在猜股票上漲多少或下跌多少時候,精準率幾乎百分之九十九,因此他在下股票時,當然親戚也會跟著下,我發現一件事情,他跟親戚朋友借錢好容易借,基本上我覺得這是一種很大的風險,所以每個人如果可以反觀自己的缺點,能夠有勇氣面對自己的不足,反而是一個自己很大的財富。

   

自主規劃的能力很重要

太過於優獲的條件也會導致於他跌倒,因此我會希望說孩子要記帳,但是孩子不太可能會記帳,在國小的時候,我訓練過幾次都不太成,可能有些家長可以訓練起來,但是男生就可能不太訓練的起來,因為所有該買的東西都是我買的,可能會上了高中的時候,就有記帳的必要性,在這個過程當中,我會覺得說孩子自主規劃的能力很重要。

    每次他要出門前,即便是跟我出國,我也會叫他自己帶錢,爸爸都覺得這樣好麻煩,他說他錢丟了怎麼辦?丟了好啊!丟了就沒了,連東西都沒買就不見了,然後爸爸就愣住,怎麼會是這樣子呢?最基本的,你要先學會怎麼把錢收好,要怎麼收都可以,掉了也是你自己的事,我心裡想,掉了也五百一千,我有時候也會把一些外幣放在孩子身上,想說這是備用的,是放在你那的,不是給你花的,什麼時候可以用呢?你跟我走丟的時候,要坐計程車,你可以付清計程車費回飯店,這時候用的。

   

 

沒有任何事物,比生命安全還重要

我們出國前不會在家做演練,我只會把錢分一分,分成四等分,備用的錢分成四等分,告訴他們說,這些東西是備用的,以防走丟的時候,我問他們,如果你走在路上走丟了,有人要跟你搶錢,要怎麼辦?我老二居然跟我說,不讓他知道我有錢;老大就想想說,就給他一半好了,那我就跟他講說,如果有人要搶錢,你就給他,沒有關係,生命安全比較重要。

 

 

讓你的孩子不要覺得什麼都是隨手可得的

諸如此類也跟孩子做些演練和互動,這過程當中,希望孩子能夠去了解自己的慾望,而且能夠分析他自己想要的跟不想要的,像出國之前,他們可能需要用到四百到一千的乖寶卡,這過程當中,他們要很努力的存錢,達到自己的目標,為了幫他們達到目標,不要太嚴的情況之下,我都還要想盡辦法去告訴他們,這些地方有哪些好玩的,是他們想要的,像這次要帶他們去義大,老二就很不情願去,因為畢業旅行就要去義大,我就要開始跟他講下一個行程是夜遊來,要去潮間帶抓螃蟹來,他就開始有興趣了,然後他就開始考慮這次要扣他幾張乖寶卡,現在他已經上了國中了,我希望他不要覺得說,什麼都是隨手可得的,我們還是要有一些付出,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,你付出之前就會檢視自己過往的努力,自己該把什麼事情做好,尤其是在面對你要扛起責任這件事情的時候,慢慢養成習慣,養成習慣之後就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,會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,要不然一天到晚跟你計較。

 

互動如同孩子在接球 變化球要怎麼樣丟出來 考驗父母耐性和智慧

    我的老二經常無法接受一些衝擊,譬如說,我跟他講這是做錯事情,而且這是第三次犯,我要扣你五十張乖寶卡,他開始一直劈哩啪啦說為什麼,為什麼要這樣對我,他似乎已經要接觸崩潰的邊緣,但如果這時候退步,軟弱下來,那可能他以後都會用這種方法,我也不能用強壓的方式,因為他已經弦很硬了,情緒的弦已經很硬了,那我等到他發完脾氣再跟他解釋。

上次哥哥第三次犯的時候扣他一百張乖寶寶卡,他在前面也有犯錯,照道理你要跟他扣一樣,他還是嘟著嘴巴不願意去接受,因為他的個性就覺得別人扣是別人的事,他自己扣是他自己的事,他就是不可以被扣那麼多,他還在情緒當中,等他靜下心來再跟他好好的溝通講解,告訴他不是隨便亂扣的,我再把他的存摺拿出來,跟他說你什麼時候被我扣的原因,因為上次被我扣了二十張,這次被我扣了五十張,他還會辯解,辯論社出來的,他跟我講說,媽媽那我第三次應該扣三十張就好了,然後他就會辯解,我就說沒有喔!我是警察局,所以罰則是我定的,那這個方式如果還是無法對你產生警惕的效應的話,就下次直接扣一百張,然後他就有點生氣想要放棄,心理面的表情告訴我說,他下次就讓你扣一百張,你能拿我怎麼樣。

 

 

當媽很可憐,要管教孩子卻又得忍受孩子的脾氣

    母親或家長你如果無法把持你自己的情緒,無論你是辱罵他或是退步,對他是不好的,你就讓他情緒發完,他會自我檢視,事過境遷之後他會知道說,你去罰他是為他好,不是為了收回他的乖寶寶卡,不是故意捉弄他,目的是為了他好,因此這個情緒的控制很重要,是一種陪伴,一種情緒控制的訓練,我們沒有辦法用語言來表達,我只能用遊戲的互動跟生活體驗過程當中讓他知道,有時候我也會受到這個衝擊,尤其是他劈哩啪啦,劈哩啪啦情緒來的時候,所以我都會轉過頭來發發fb,少年維特的媽真煩惱。

 

 

孩子想要多的娛樂,就得先學會自主控制

但是沒有辦法,自己還是要靜下心來,等他發洩完情緒之後,要告訴他:「我不是來找碴,你的乖寶寶卡也是我給你的,我當然也希望你的這五十張卡是拿來換你想要的。」孩子漸漸長大,他們要的東西會越來越大,有些也不見得是你能夠給的,例如他有一次暗示性的問我:「媽媽我要iphone,那我這個願望能實現嗎?」「媽媽,一支iphone要用多少乖寶寶卡來換?」當時他還是小學五、六年級的年紀,我對他講:「iphone不貴,一支才多少錢。」弟弟覺得他都夠,用乖寶寶卡去換算都綽綽有餘,我接著問:「那為什麼媽媽不買iphone給你?」然後他就嘟著嘴巴沒有回答,因為他不願意去面對這個問題。我開始趁機教育:「你要能夠自我控制力控制得好,什麼時候該玩,什麼時候不該玩,都是你該主動去做到的,而且我們手機是拿來打電話,那上網也是拿來查資料,你看媽媽跟爸爸的手機,90%都是拿來工作,我們有上網去玩電玩嗎?」這個時候身教是很重要的。

 

 

親子互動很微妙 父母心中都有不同的尺

    而他們發現父母幾乎都在工作,就算看影片也是與工作或生活上有關聯,我們幾乎不玩遊戲,如果接觸到也是想要了解現在的流行趨勢,像我到現在還沒去抓怪(遊戲:Pokemon Go),可能就趕不上流行囉!總之我想讓他明白,自己渴望擁有手機,只是想用來玩遊戲而已,那是不是真的值得花這個錢?如果覺得有需要,有沒有辦法去自制,每天只能玩多久的遊戲,要達成什麼事情才可以玩?然後我告訴他:「那我們來練習好不好?如果練習期間你真的可以做得到,我們再來進一步討論要不要買。」接著他就很沮喪地離開,最後補上一句:「我就知道嘛!」

    弟弟心裡其實明白這個道理,只是他不願意去面對自己自制力的問題,他雖然知道答案,但還是很想要。每個父母心中都有一把尺,與孩子之間的推拿,如何拿捏分寸,這也是與孩子互動的一個過程,是很微妙的。所以我們才說孩子,尤其是男生,大概上了國中就變老爸的,為什麼不找老媽了?並非青春期叛逆了,是出去外面要用手機看影片,這時候找老爸就有了啊!兄弟倆都愛找爸爸,爸爸自己也覺得:「自從有了孩子後,此刻特別的被重視!」這就是親子之間,微妙的互動關係。

 

 

邊玩邊學 訓練孩子的情緒控制

    透過這樣的遊戲過程,我們同時訓練孩子的情緒,包括買東西時的互動、被處罰時情緒的自我療癒,又或者破產之後,他必須要經歷多久的時間,才能夠建立自己另外財富的健全與獨立。這些總總項目都需要花時間,不過我覺得最大的困難處,是考驗媽媽的記憶力!因為在日常中,除了自己的工作或家庭外,還要記住與孩子之間有這樣的一個遊戲在,孩子們其實是很精明的,媽媽也不能夠鬆懈下來。後來有人問我說:「為什麼你後來沒繼續玩了?」原因很簡單,其實是因為孩子上了國中,升國三的時候課業實在太重,所以間接的銀行就暫停了。很特別的一個現象是,我本來擔心孩子會變勢力,變成什麼東西都跟我斤斤計較的個性,但我發現沒有,這是比較感到欣慰的一件事情。

 

 

別用大人的價值觀去判斷孩子的好惡

    為什麼會發現他們不會斤斤計較呢?就是最近這幾年太忙了,因此家事有時候會託他們做,然後我發現老大他還蠻樂意,我就問他為什麼會願意做家事,他說:「做家事比背功課好啊!」這句話讓我恍然醒悟,原來孩子是這樣想的,準備功課當然很好,但背書很累,有時候做家事也是紓解一下,所以偶爾老大會跑下來說:「媽媽妳在煮飯,有沒有需要我幫忙?」他認為做家事是好玩的,所以有時候我們不能用自己的價值觀或好惡,去判斷孩子喜歡或討厭什麼,其實有時候孩子會覺得這是有趣的。像他後來會幫忙做一些家事,我覺得這是每個人都要會的,做家事可以說是一種基本的物理,而在廚房或浴室則是一種基本的化學,所以我就跟他們講,做事的原理與你的統合駕馭觀,也就是與你能力是有關的。

 

 

樂觀的孩子,用工作換來休閒

許多小孩是叫他去洗碗都叫不動,這個問題我也曾非常煩惱,不過後來發現,如果叫他們洗碗是採輪流制度,那洗完碗後還可以看一下電視,他們就會覺得這是一種工作後,換得的一種休閒。碗洗完之後要清理環境,周邊的碗槽、流理臺、瓦斯爐、磁磚等,雖然已經練習了好多年,但他們仍是沒有擦乾淨,就是「缺一個角」(台語)。我說:「這樣子蟑螂開party開得很開心。」他們甚至還會回答我說:「媽媽,你不覺得這樣子很好嗎?那蟑螂晚上都會很快樂,讓蟑螂也快樂一下啊!」真的是遇到天生樂觀的孩子啊!

 

 

給予孩子正確價值觀 而非強壓道理

    在家庭的成長過程中,每個小孩都會去觀察,也會感受父母親給的愛與辛苦,所以也會想要搞笑一下,潤滑一下氣氛,有時候因自己工作累,回到家看到一片狼藉,火氣一來就會責備孩子,可是實際上他只是想幫忙。基本上每一個孩子的個性不同,像我老二就是會心不甘情不願的做家事,但如果是他想做的,他覺得這個很有趣、好玩,就會集中精神去做,然後做得超乎我預料之外的好。我覺得他經常洗廁所洗不乾淨,會叫他重複洗,在旁邊看的時候他就會很生氣說:「你出去啦!」有次他在廁所裡安靜許久,我覺得奇怪,他一出來就大聲說:「媽媽你檢查呀!」 我看了後稱讚他磁磚很晶亮,刷得相當乾淨,他驕傲回答:「那當然啊!」我越想越奇怪,就去查看清潔劑,結果新買的一整大罐清潔劑(約1000c.c),剩下不到十分之一!

   

 

父母給的價值觀,才是孩子一輩子的財富

   雖然耗損了一罐清潔劑,但是老二在裡面邊刷邊玩得很開心,成長過程中有好有壞,我的成長過程也不一定就是孩子的成長過程。但還是難免會憂慮與擔心,卻總不能整天與孩子講道理,用我的價值觀去質疑他的腦海,那是不太可能的。不過很有趣的一件事情是,每個孩子出生後,漸漸會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,絕不會與父母相同,甚至連一半都不一定有。所以我們當然會希望給予孩子正確的價值觀,有些東西是孩子必須擁有的基礎,這是一輩子別人都搶不走的。

 

 

孩子需要犯錯 才會得到學習的機會

    我看了許多周邊的事物,包括我在企業輔導的過程當中,尤其是在二代接班,有些父母其實是不太放心交給孩子,就會一直管,可是孩子如果沒有學習,沒有犯錯的機會,等到家長管不動的時候,他犯的錯不是一般小錯誤,也許就是無法彌補的大錯了!久而久之,孩子會失去自信,在做決策的時候,就不會很精準地去判斷,甚至沒有清楚的看見自己內心需要與外在局勢。從小去訓練的話,我認為不用太複雜,只要訓練自己情緒的理解,還有一些基本的,你希望他所擁有的。有些父母認為孩子就是要大膽,沒有錢就是要去借,再想辦法訓練至有能力還錢就好,雖然到目前為止,我還沒想到要如何訓練自己有能力還錢這件事情,但我相信「先存後花」一定是比較安全的,而我的孩子能夠接受這樣的觀念。每一個父母教導孩子的方式不太一樣,只是在孩子的訓練過程當中,還是盡量以他的興趣為發展是最好的,像我老二還是很節省的,他的省是"小氣"的省。

   

 

你找到屬於自己孩子的訓練養成方式了嗎

   弟弟其實個性過度縝密,經常猶豫不決,每次去吃飯時我詢問他要吃什麼,哥哥會把點單拿過來給弟弟看,而他每次看完後,老是說:「媽媽你決定好了。」但也不能不問他喔!很有趣的一點是,你一定要先讓他看,如果你事先還沒給他看就先決定,他會覺得不受尊重,很生氣問我為什麼不能自己決定,當你把發球權給他時,他又會把球丟回來給你。每個孩子屬性不同,所以對孩子的訓練或價值觀的養成,方式就不太一樣,當然這也是我個人的經驗值而已。

 

 

你將來留給孩子多少錢 ? 這一點都不重要

    其實不論是與親人還是孩子的相處,一直到孩子長大了,相處起來還很愉快融洽是很好的。突然這樣說是因為,有些孩子長大後,與父母的相處就不太融洽,甚至緊繃,很有距離感。可畢竟是自己辛苦養育的孩子,我覺得要能夠跟他溝通是基本的條件,使他對於周邊能有信心與期望,這是我比較希望能夠給予他們擁有的財富,將來給他們多少錢,好像也不是那麼重要了。要控制自己慾望是相當不容易的事,一直到我們長大了,也都還在做這方面的訓練,如果孩子沒有從小養成這個習慣的話,將來要去控制他訓練慾望就更難了。然而即便從小訓練,也不是訓練一段時間就可以做好,對某件事情的訓練,我們稱為習慣的養成,這時候要把它當成一種樂趣,而不是痛苦,就會覺得壓力比較小了。

   

 

幸福是為所欲為而不踰矩

幸福是什麼?我覺得幸福就是一種「為所欲為,而不踰矩」。我做自己想做的事,不會侵犯別人,也不會去過度使用自己的資源,「能用則用,但又不逾矩」,我不逾越規矩,也不會去逾越別人的權限範圍,讓他們也感覺到自在,當我跟自己相處自在,和別人相處起來也舒服,這就是一種幸福。不過這很難做到,尤其我感到疲倦,有時候都會想:「是不是當小孩比較容易?」小孩其實也不好當,媽媽經常管東管西,那到了長大結婚後會被要求多一點,有時候也可能有衝突,如果是加入一個大家庭,更多可能會出現的誤解與誤會,就更不容易了!但如果你抱著「能用則用而不踰矩」的心態去面對,與人之間的相處就會更游刃有餘,而且感到幸福。

arrow
arrow

    wow-寶島好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