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台灣的米其林?台灣的台灣菜?》

[作者:岳家青]

 

  2018年米其林公佈在台北的第一次上榜名單,至今四年,台中也公告了20202021兩年的名單,今年高雄名單也要出爐了!

 

  法國米其林輪胎公司為了多賣些輪胎,在法國就出了本提供旅客用餐的推薦指引,剛開始書是免費索取,直到有次米其林的老闆,在一個修車廠看到他出版的推薦指南,被當作廢棄的舊書來墊高,方便修車,從此以後,米其林餐飲指南就要花錢買,這一賣就是一百多年。

 

  最早從法國到歐洲,各國的發行都是民間自行辦理,沒有國家公部門的介入,而且是以城市的餐飲消費水準、消費能力、餐廳數量為考量,到了亞洲卻變了調,無論是日本、泰國還是台灣都是官方介入,邀請促成:「花錢請來的」。

 

  台灣最早對米其林的關注是,經濟部商業司,以國家的預算為標案,在2005年就開始進行,直到2007年由財團法人得標的計畫案,派了個小團隊去法國,正式訪問米其林與其他幾家餐飲指南的公司,回台灣寫了份報告,也出了一本書叫【法國美食暨評鑑指南探秘】,2008年出版。這本書說得很清楚,米其林RedGuideGreen Guide是怎麼回事,當時還沒有必比登這個項目,必比登讓亞洲地區的國家,最擅長與普及的庶民小吃有了上榜的機會。但有一利必有一弊,可從台中必比登二年上榜的名單中看出*不知所云*、更看不出評選的標準,因為米其林的評鑑方式,始終未變,只公告入選結果名單,不做任何評論。

法國美食暨評鑑指南探秘.jpg

  法國駐台協會主任,公孫孟先生,接受商周訪問時說的好:「台灣法式餐廳常見菜色多為法國節慶料理,並非尋常伙食」。法國家庭的日常餐桌,通常是一道開胃菜、主菜、乳酪及餐後水果或甜點,形式簡單,有星星的米其林餐廳,哪一家是形式簡單?

 

  米其林紅色餐飲指南,是以法國人、歐洲人的眼光看餐廳的標準,在評鑑的標準上,拿捏的尺度,熟捻而有分寸,公平性相對的較高(當然評審是人有他的主觀性),比較少爭議。到了亞洲,在台灣公告上榜名單裡,有多少「哇喔」的聲音!再看看這四年的名單,台菜餐廳的入榜,好像是陪榜一樣?

來台灣吃粵菜有三星,吃西餐有二星,日本料理遍地開花,台中唯一的一家二星是新加坡的創意菜。

 

  台菜的認定,說真的,連在台灣的專家、學者都吵得不可開交,如何去定義台菜、台菜餐廳呢?慢食運動發起人,卡羅佩屈尼(Cario Petrini)出版的書【慢食新世界】:「食物是一個地區的產物,代表了發生在那塊土地上的人、事、物及其歷史」,說的真好。台菜、台灣味、酒家菜、阿舍菜這些都是發生在台灣的食物,通通可說是台灣菜?

 

  明朝的鄭成功,荷蘭人,清朝移民台灣至清末成了日本人的殖民地,二戰勝利後收回台灣,也就幾年,接著1949年蔣介石的中華民國政府遷來台灣,至今也有73年,這一路走來是不是帶來了異地的食材、烹調技法與食文化?而逐漸的形成了台灣的飲食與文化。

 

  再提一個問題:在台灣討論與定義台灣菜時,都會說~是台灣所獨有的,就是台灣菜,論不論其出處、原由與形成之過程暨文化背景?說到這裡,我的問題是~眷村菜是不是台灣菜?因為特殊的歷史背景所造成的眷村菜,是獨一無二只有台灣才有,算不算台灣菜呢?

 

  台灣菜最早只算是閩菜的一個分支閩南菜,閩菜還有閩北福州地區的菜型,一個福建省,南北就大不相同。日據時代的酒家菜、阿舍菜都是受日本、川菜、閩菜、粵菜,甚至北方麵點與菜的混和借用,直到1949年蔣介石帶來全中國各地的軍民、撤退到台灣,影響台灣的菜至今日。

 

  台灣菜的定義,本就不是一語可以訂定的,時間軸才重要,是哪個時期的台灣菜?說清楚,講明白就可以,無論是技法、食材還是借用的名稱。以江西菜三杯雞為例,借用了三杯雞這樣的一個菜名,台灣卻做出完全不同的一道菜,不同的器皿~鐵器VS陶鍋,不同的做法~炒而略燒VS燉煮,不同的食材~多了九層塔的提味(江西沒有九層塔)。江西只有一種三杯雞,而台灣是三杯系列,除了雞、中卷、肥腸、苦瓜、杏鮑菇都可做,借了個菜名,在台灣成了系列的菜。

 

  1989年大陸開放探親,去了趟四川、重慶與成都,從街道上的小吃與餐廳,找遍了當年在地出版的食譜,都沒找到豆酥的菜,而台灣的公部門考證照(中餐丙級),豆酥鱈魚是哪省菜?標準答案是川菜。1949年有位不識字的四川老兵跟著部隊到台灣,退伍後去寶川豆瓣醬公司做事,他把家鄉的水豆豉,改良後成乾的(便於運送),這樣的一個家常調味食材,第一次送到餐廳給廚師研發新菜,當時鱈魚已是普及的進口食用魚,於是第一道豆酥鱈魚,在台灣的川菜館誕生,豆酥鱈魚是不是地道的台灣菜呢?左宗棠雞呢?

 

  近三十年來,台灣的廚師去世界各地比賽,看到也吃到了不同的食材,不一樣的烹調技巧,帶回台灣,也結識很多廚師朋友,邀請這些廚藝界的師傅來台灣交流,台灣廚師開放的心胸與包容心,引進了各式各樣餐飲品項,也連帶的讓台灣菜的變化更有新意,台灣魂,法式烹調不也是新台灣菜?

 

  台灣菜與歐洲菜、美國菜、日本菜的演進並無不同,皆因為時代的變遷而不斷地在吸收、適應與發展,老派、經典、傳統不見得都是好,新的菜品也不一定只是流行產物,經得起時間的考驗,也可能成為經典﹔別忘了,現在的經典,也許在當年是流行時髦的食物。食物的留存是一種自然的汰換,因為飲食更迭的因素很複雜~缺糧、缺水、疾病,食品商人舖天蓋地的廣告,科技的發明或誤導都可能改變飲食的方向與結構。

 

  從2018年開始,台灣米其林認定的台菜餐廳是純血統、地道的台菜餐廳嗎?地道、傳統、經典很重要嗎?是誰認定呢?自己在家吃,想怎麼說,如何認定都可以自己說了算,一但對大眾公開提供的飲食,就是由市場機制~顧客說了算,能存活下來的,就是經典、地道。

 

  台菜餐廳本就是一種融合的餐廳,要純、要地道,大概能留下來的菜色是撐不住一家餐廳,但,如果要號稱是台菜餐廳,則必須有台灣的元素、特殊性與比例,而不是有幾道台菜,其它的是南北和,然後大剌剌的稱為台菜餐廳。

 

  一家好餐廳,無論是不是傳統、地道的台菜餐廳,並不是很重要,而是菜好不好吃、價位是否合理、服務是否貼切,整體的感覺是否舒服,能讓客人感受到職人的精神與食文化的厚度,這樣,才是一家有靈魂的餐廳,能做到這樣的水準,米其林看到與否,重要嗎?

 

  米其林紅色指南來台灣,當然是件好事,能刺激也能藉著得獎的壓力,提昇自我的水準,拿星星的餐廳是「唱戲的」,然而這些「看戲的」顧客,要如何看這場戲呢?「看戲的」水準如果跟不上「唱戲的」,或者是,唱戲的功力不如看戲的,還是「唱戲的,看戲的」旗鼓相當?在歐洲是旗鼓相當,各位看倌,你們認為台灣是甚麼狀況呢?

 

  吃是絕對主觀,吃要有自己的判斷力與主張,不要迷戀,盲目追星星,三百年前的袁枚在隨園食單裡說:「吃者隨便,廚師偷安」,看來,看戲的比唱戲的重要,因為看戲的要有功力水準,才能督促唱戲的,但台灣的餐飲現況就是,看戲的功力,一日不如一日,所以唱戲的荒腔走板,越唱越爛!

 

[原文出處: https://m.facebook.com/story.php?story_fbid=pfbid02eWyV3aLbwKMXRm1GMZuw76xU1CDp8s2Nn1PuYgxRJKJFXZwKFx2vwQdynQbTZAGnl&id=100010808670336 ]

arrow
arrow

    wow-寶島好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